来源:复禾健康
515人阅读
女性尿路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女性泌尿系统引发的炎症反应,常见类型包括膀胱炎、尿道炎和肾盂肾炎。尿路感染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典型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及下腹不适,严重时可伴随发热或血尿。
1、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是女性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占感染病例的多数。细菌通过尿道口逆行侵入膀胱,可能与性生活、会阴清洁不足或免疫力下降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灼热感、尿液浑浊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同时建议增加水分摄入以冲刷尿道。
2、生理结构因素女性尿道较短且邻近肛门,细菌更易进入泌尿系统。月经期卫生巾更换不及时、穿紧身化纤内裤等行为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这类情况通常表现为轻度尿频,可通过每日清洗会阴、选择纯棉透气内衣等生活调整改善,无须特殊药物治疗。
3、激素水平变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黏膜变薄,防御能力减弱。患者可能感到排尿不适但无典型炎症症状。临床可能建议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如雌三醇乳膏,配合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日常可适量摄入大豆制品补充植物雌激素。
4、尿路梗阻肾结石或子宫压迫等因素导致排尿不畅时,尿液滞留易引发感染。此类患者除尿路刺激症状外,可能伴有腰部胀痛或排尿中断。需通过B超明确病因,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缓解梗阻,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
5、糖尿病并发症血糖控制不佳者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高,成为细菌培养基。这类感染常反复发作,可能伴随多饮多尿症状。除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感染外,需严格监测血糖,建议内分泌科协同治疗,日常注意减少高糖食物摄入。
预防女性尿路感染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憋尿;性生活后及时排尿;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出现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发热或肉眼血尿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引发肾实质损伤。绝经期女性可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评估泌尿系统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