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67人阅读
肾病水肿可通过控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治疗原发肾病、调整蛋白质摄入、透析治疗等方式治疗。肾病水肿通常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原因引起。
1、控制钠盐摄入限制每日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水钠潴留。建议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钠食物。同时需监测尿量及体重变化,若出现乏力或低钠血症需及时调整。
2、使用利尿剂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袢利尿剂可促进钠水排出,适用于多数肾性水肿。螺内酯片作为保钾利尿剂可用于醛固酮增多者。使用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或低钠血症。利尿剂无效时可能需调整用药方案。
3、治疗原发肾病糖尿病肾病需控制血糖,可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二甲双胍片。慢性肾炎患者可能需要醋酸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肾病综合征需补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并治疗蛋白尿。原发病控制后水肿多能缓解。
4、调整蛋白质摄入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在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严重低蛋白血症可短期补充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过量蛋白摄入可能加重肾小球高滤过损伤。
5、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规律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多余水分。血液透析每周需进行2-3次,通过超滤脱水改善水肿。腹膜透析可每日居家进行,更符合生理性脱水。透析期间需严格限制液体入量。
肾病水肿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尿量及下肢水肿程度,记录24小时出入量。饮食应保证足够热量摄入,避免营养不良。适度活动有助于改善循环,但需避免久站加重下肢水肿。出现呼吸困难或全身浮肿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及尿蛋白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注意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冬季注意保暖避免血管收缩加重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