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27人阅读
尿毒症患者的尿液颜色通常为深黄色或茶色,严重时可呈酱油色或洗肉水样。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严重受损,尿液浓缩能力下降且可能含有血细胞、蛋白等异常成分。
尿毒症患者的尿液颜色变化主要与肾功能衰竭程度相关。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尿液泡沫增多或轻微发黄,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液逐渐呈现深黄色。当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严重受损时,尿液无法被正常浓缩,颜色可能反而变浅,但通常会伴随尿量显著减少。若存在活动性出血或溶血现象,尿液可呈洗肉水样或酱油色,此时往往提示存在泌尿系统出血或血红蛋白尿。部分患者因继发尿路感染,尿液可能混浊并带有絮状物。
尿毒症患者尿液颜色异常还可能与其他并发症有关。合并严重脱水时尿液浓缩呈深褐色,使用某些药物如利福平可使尿液变为橙红色。极少数情况下,尿液中卟啉代谢产物积聚可能导致葡萄酒样色泽。但这些特殊颜色改变通常伴有其他特异性症状,需通过实验室检查鉴别。
建议尿毒症患者每日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记录尿量情况,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诱发血尿。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限制高钾、高磷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及泌尿系统超声,出现尿液颜色突然加深或肉眼血尿时应立即就医。血液透析患者需特别注意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干体重的3-5%,腹膜透析患者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