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54人阅读
老年人黄疸一般不会传染,黄疸本身是症状而非疾病,是否具有传染性取决于具体病因。黄疸可能与肝胆疾病、溶血性疾病或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部分病因如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
由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黄疸不会造成传播。常见情况包括胆管结石、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等,这类疾病导致的胆红素代谢障碍仅影响患者自身。患者皮肤和巩膜黄染是血液中胆红素升高的表现,日常接触如共餐、握手等行为不会传播黄疸症状。此类患者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胆管梗阻需解除梗阻,药物性肝损伤需停用肝毒性药物。
少数传染性疾病引发的黄疸需采取防护措施。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丙型肝炎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戊型肝炎可通过消化道传播。这类患者黄疸出现时往往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接触其血液或体液存在感染风险。日常需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物品,性接触应做好防护。新生儿黄疸中由母婴传播引起的病理性黄疸也需重视,但老年人群体中此类情况较少见。
建议出现后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病毒性肝炎患者家属可进行血清学筛查。日常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饮酒加重肝脏负担。接触传染性黄疸患者后应规范洗手,对污染物品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