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86人阅读
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乏力等症状,可通过催吐导泻、补液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处理。食物中毒通常由细菌污染、毒素蓄积、化学物质残留等原因引起。
1、细菌污染食用被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污染的食品后,可能出现持续水样腹泻伴脐周绞痛。需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轻症可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中重度需静脉输注氯化钠注射液。细菌性食物中毒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等药物。
2、毒素蓄积误食含肉毒杆菌毒素或河豚毒素的食物时,会出现吞咽困难、复视等神经麻痹症状。此类中毒需立即洗胃并注射抗毒素血清,禁用常规止泻药物。发病6小时内可使用肉毒抗毒素注射液,配合注射用甲钴胺营养神经。
3、化学残留农药或亚硝酸盐中毒常见口唇发绀、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亚甲蓝注射液为亚硝酸盐特效解毒剂。化学性中毒患者需监测肝肾功能,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4、病毒感染诺如病毒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群体发病特征,表现为喷射状呕吐与低热。此类患者需隔离处理呕吐物,使用酪酸梭菌活菌片调节肠道菌群,呕吐严重时可肌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5、过敏反应部分人群食用海鲜等致敏食物后,会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等过敏症状。需立即服用氯雷他定片,严重过敏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过敏体质者应避免再次接触同类食物。
发生食物中毒后应保留可疑食物样本供检测,腹泻期间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饮食。日常注意生熟食分开存放,肉类充分加热至中心温度超过70摄氏度。集体就餐场所需严格执行餐具消毒制度,出现多人同症状需立即上报疾控部门。婴幼儿、孕妇及老年人出现食物中毒症状须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