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48人阅读
儿童紫癜性肾炎感染可通过控制感染源、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定期监测、预防复发等方式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免疫功能紊乱、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控制感染源儿童紫癜性肾炎感染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需及时清除感染灶。若存在链球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青霉素V钾片或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感染时可选择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同时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控制后有助于减轻肾脏免疫损伤。
2、调整饮食急性期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1-2克以内,减轻水肿。蛋白质摄入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脱脂牛奶,按每公斤体重0.8-1克供给。避免食用可能致敏的食物如海鲜、芒果等。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禁用辛辣刺激调料。
3、药物治疗对于伴有大量蛋白尿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或甲泼尼龙片控制炎症反应。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联合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同时可配合双嘧达莫片改善微循环,减少血小板聚集。所有药物需严格遵循儿科剂量调整。
4、定期监测家长需每周监测患儿血压、尿量及尿液颜色变化,定期复查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每月检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评估肾功能。若出现尿量减少、血尿加重或水肿加剧,应立即就医。长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反复。
5、预防复发日常需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常见过敏原,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防感冒。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但接种前需咨询医生。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复发期间应卧床休息,减少肾脏负荷。
家长应帮助患儿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防止感染。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修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猕猴桃、西蓝花,促进血管修复。若出现新发皮疹或关节肿痛,需及时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