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17人阅读
学生消黑眼圈可通过调整作息、热敷按摩、饮食调理、局部护理、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黑眼圈通常由睡眠不足、用眼过度、营养不良、局部循环不良、过敏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作息保持每天7-9小时规律睡眠,避免熬夜学习或玩手机。午间可闭目休息15-30分钟,用眼每40分钟远眺绿色植物5分钟。睡前1小时避免接触电子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质量。长期作息紊乱可能导致色素沉着型黑眼圈加重。
2、热敷按摩用40℃左右热毛巾敷眼周5分钟,配合无名指腹从内向外轻柔按摩。可选用含咖啡因的眼霜,取绿豆大小沿眼眶骨打圈按摩。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拉扯皮肤,每日早晚各1次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血管型黑眼圈通过改善微循环可得到缓解。
3、饮食调理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蓝花,补充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高盐饮食导致眼睑水肿。贫血学生可适量进食猪肝、牛肉等含铁食物,营养不良可能使眼周皮肤显现青黑色。
4、局部护理选择不含酒精的温和眼唇卸妆液,避免用力揉搓眼周。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墨镜,紫外线会加速黑色素沉积。过敏体质者需避开花粉、尘螨等致敏原,过敏性鼻炎可能引发静脉淤积型黑眼圈。
5、就医治疗顽固性黑眼圈需排查慢性鼻炎、贫血等基础疾病。医生可能开具维生素K软膏、氢醌乳膏等外用药物,或建议激光治疗改善色素沉着。若伴随眼睑水肿、瘙痒等症状,需排查肾病或过敏因素,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
学生群体消黑眼圈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除保证充足睡眠外,建议每天做眼保健操2次,课间多进行户外活动。饮食注意荤素搭配,避免过度节食减肥。使用电子产品时开启护眼模式,保持50厘米以上距离。若黑眼圈持续加重或伴随头痛等症状,家长应及时陪同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