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09人阅读
肝臭味通常自己能闻到,但部分患者可能因嗅觉适应或病情严重而难以察觉。肝臭味多由肝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体内硫化物代谢异常引起,常见于肝性脑病、肝硬化晚期等疾病。
肝功能异常时,体内蛋氨酸代谢产生的硫化物无法被正常分解,通过呼吸和汗液排出形成特殊气味。这种气味常被描述为烂苹果混合臭鸡蛋的味道,在患者呼气、体表或尿液中均可散发。早期肝病患者可能因气味轻微或逐渐适应而忽视,但周围人往往能明显察觉。随着病情进展,血氨水平升高会加重异味,同时伴随皮肤黄染、意识模糊等症状。
部分终末期肝病患者可能出现嗅觉减退,这与肝性脑病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关。此类患者虽自身难以感知异味,但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氨显著升高,脑电图显示典型三相波。某些特殊病例中,先天性代谢缺陷患儿从婴幼儿期就会持续散发肝臭味,家长往往比患儿更早发现异常。
建议出现可疑肝臭味的患者及时检测肝功能、血氨及肝脏超声。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优先选择植物蛋白,避免进食含硫量高的食物如洋葱、大蒜。保持皮肤清洁有助于减少体表异味残留,必要时可使用弱酸性沐浴露中和碱性代谢产物。肝硬化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氨水平,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等降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