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90人阅读
贫血可能引发疲劳、头晕、心悸、免疫力下降及器官功能损伤等危害。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水平,导致机体组织供氧不足。主要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等类型。
1、疲劳乏力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肌肉和大脑组织供氧不足,容易产生疲劳感。轻度贫血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乏力,中重度贫血可出现持续性疲倦,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缺铁性贫血患者还可能伴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
2、头晕心悸贫血导致心脏代偿性加快收缩以维持供氧,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脑部缺氧时可引发头晕、头痛,严重者可能出现晕厥。长期重度贫血可能引发贫血性心脏病,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此类症状在体位改变或剧烈活动时尤为明显。
3、免疫力下降贫血患者白细胞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反复感染。铁元素缺乏会直接影响淋巴细胞增殖和吞噬细胞功能,增加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概率。慢性病性贫血患者因原发病影响,感染风险更高且恢复较慢。
4、生长发育迟缓儿童期贫血可能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铁缺乏会干扰神经递质合成,导致认知功能受损。长期贫血可能造成身高体重增长缓慢,学习能力下降。孕妇贫血可能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妊娠并发症风险。
5、器官功能损伤长期严重贫血可能导致多器官缺氧性损害。心肌缺氧可引发心力衰竭;肾脏缺氧可能导致肾功能减退;胃肠道缺氧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溶血性贫血还可能伴随黄疸、脾肿大等并发症。
贫血患者需保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贫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重度贫血或急性失血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治疗。不同类型的贫血治疗方案差异较大,不可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