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80人阅读
血小板低至9×10⁹/L属于严重血小板减少症,需立即就医接受紧急治疗。主要干预措施包括输注血小板悬液、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等。
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时自发性出血风险显著增高,数值为9×10⁹/L时可能出现皮肤黏膜瘀斑、鼻出血、牙龈渗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或消化道大出血。临床常采用ABO同型血小板输注快速提升血小板水平,单次输注量通常为1-2个治疗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需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注射液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继发性血小板减少需针对原发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采取相应治疗。治疗期间需绝对卧床避免碰撞,禁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压增高诱发出血。
血小板数值恢复至50×10⁹/L以上后可逐步转为口服药物治疗,如艾曲泊帕乙醇胺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日常需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坚硬食物划伤食道,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定期监测血常规。建议选择血液科专科医院系统诊治,完善骨髓穿刺、血小板抗体检测等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