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06人阅读
血红蛋白浓度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血红蛋白浓度低可能与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造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1、调整饮食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血红蛋白浓度低的情况。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菠菜、黑木耳、红枣等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非血红素铁。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猕猴桃等食物可促进铁的吸收。避免同时摄入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
2、补充铁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是快速提升血红蛋白的有效方法。常用铁剂包括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铁剂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建议餐后服用。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避免铁过量。服用铁剂后可能出现黑便,属于正常现象。
3、治疗原发病针对引起血红蛋白浓度低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是关键措施。消化道溃疡导致的慢性失血需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抑酸药物,月经过多需排查妇科疾病,肾功能不全需纠正贫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可能需要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等药物刺激造血。
4、改善吸收存在胃肠疾病影响铁吸收时需同步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可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乳糜泻患者需严格无麸质饮食。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补铁。同时补充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造血原料有助于血红蛋白合成。
5、输血治疗血红蛋白浓度低于60g/L的重度贫血患者可能需要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快速纠正缺氧状态。输血需严格配型,注意输血反应。长期输血可能导致铁过载,需配合使用去铁胺注射液等铁螯合剂。输血后仍需查找并治疗贫血原因。
血红蛋白浓度低患者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避免接触苯等造血抑制物质。女性月经期要注意补铁。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心悸、气促等明显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冬季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加重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