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73人阅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般不会遗传,属于获得性基因突变导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该病主要与费城染色体异常有关,属于后天体细胞突变范畴。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与BCR-ABL1融合基因形成密切相关,这种基因异常并非来自父母遗传,而是造血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出现的染色体易位。辐射暴露、苯类化学物质接触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基因突变概率,但不会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下一代。患者骨髓中异常克隆的增殖会逐渐取代正常造血功能,表现为脾脏肿大、乏力、盗汗等典型症状。
极少数家族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病例可能表现出遗传倾向,但这类情况与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存在本质区别。某些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患者可能继发白血病,但属于独立疾病谱系。目前没有证据表明BCR-ABL1阳性白血病存在垂直传播的家族聚集现象。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基因负荷,规范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备孕或妊娠期患者需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虽然疾病本身不遗传,但部分靶向药物可能具有致畸风险。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治疗耐受性,避免接触苯等有害化学物质可降低继发基因突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