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60人阅读
普通发烧与白血病发烧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骨髓异常增殖、肿瘤热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抗感染治疗、化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治疗。
1、病毒感染普通发烧多由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引起,表现为体温升高、肌肉酸痛。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片、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保持充足休息,适量补充电解质有助于恢复。
2、细菌感染细菌性肺炎、尿路感染等可能导致持续发热,伴随咳嗽或排尿疼痛。需通过血常规等检查确认病原体,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感染控制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
3、免疫反应风湿热或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与机体免疫应答有关。通常48小时内自行消退,可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若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皮疹,需排查是否存在药物过敏等异常反应。
4、骨髓异常增殖白血病患者因骨髓恶性克隆增殖,常出现反复高热伴贫血、出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引起39摄氏度以上弛张热,需通过骨髓穿刺确诊。临床采用注射用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片等化疗药物抑制异常细胞生长。
5、肿瘤热白血病晚期肿瘤坏死因子释放导致肿瘤热,特征为抗生素治疗无效的间歇性高热。除化疗外,可能需联合使用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控制炎症,或采用CD19靶向CAR-T细胞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高危类型白血病的重要手段。
发热期间应每日监测体温变化,普通发热建议多饮温水、保持室内通风。白血病患者需注意口腔清洁与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意识模糊、皮下瘀斑等表现,须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骨髓活检等检查。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抗肿瘤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