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28人阅读
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调整饮食、控制体重、使用药物等方式改善。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泌尿系统感染、神经系统损伤、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训练盆底肌训练有助于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改善压力性尿失禁。凯格尔运动是常见方式,通过重复收缩放松盆底肌群完成。每天可进行3组训练,每组收缩保持5秒后放松。长期坚持能减少漏尿概率,尤其适合产后女性及老年患者。训练时需避免腹部用力,确保动作精准。
2、膀胱训练膀胱训练通过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帮助恢复膀胱正常储尿功能。初期可设定1-2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至3-4小时。排尿时采用双重排尿法,即排空后等待片刻再次尝试。该方法对急迫性尿失禁效果显著,需配合记录排尿日记以评估进展。训练期间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饮品。
3、调整饮食减少咖啡因、酒精及碳酸饮料摄入可降低膀胱刺激。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苹果等,预防便秘导致的腹压增高。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2升,避免夜间过量饮水。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能改善盆底肌功能,但需遵医嘱服用。
4、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腹压导致尿失禁加重,体重减轻5%-10%即可显著改善症状。建议通过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如游泳、快走等方式减重。BMI超过30的患者更需优先管理体重,腹部脂肪减少可降低膀胱压力。需避免剧烈运动引发漏尿,可选择垫护具防护。
5、使用药物米拉贝隆缓释片可松弛膀胱逼尿肌,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琥珀酸索利那新片能抑制膀胱过度活动,常见剂型为琥珀酸索利那新片5毫克。雌激素软膏适用于绝经后萎缩性尿道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等副作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尿失禁患者应穿着透气吸湿的内裤,避免使用含香料的卫生产品刺激会阴。每日清洗会阴部后保持干燥,预防尿路感染。外出时可携带便携式坐便器或吸水护垫应急。长期未改善者需就医排查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潜在疾病。夜间排尿频繁者可抬高床头减少尿液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