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82人阅读
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属于常见现象,通常与脾脏滤过功能缺失导致血小板滞留减少有关。术后血小板计数可能升至450-1000×10⁹/L,多数在2个月内逐渐恢复,若持续超过1000×10⁹/L需警惕血栓风险。
脾脏是血小板的主要破坏场所,切除后血小板滞留减少,骨髓代偿性增生会导致血小板升高。术后1-2周血小板开始上升,4-6周达峰值。轻度升高一般无须干预,可通过多饮水、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血小板超过600×10⁹/L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超过1000×10⁹/L需考虑羟基脲片等降血小板药物,并监测凝血功能。术后血小板升高若伴随头痛、肢体肿胀或胸痛,可能提示静脉血栓形成,需立即就医。
脾切除术后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前3个月每2周检测一次血小板。饮食上减少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长时间卧床或保持同一姿势,卧床期间可做踝泵运动促进静脉回流。术后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撞击,观察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异常出血表现。若出现视物模糊、言语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需排除血栓栓塞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