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41人阅读
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约占体重的7%-8%。血液量会因性别、体重、年龄等因素存在个体差异。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载体,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无机盐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约占血液总量的45%。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参与免疫防御,血小板参与止血过程。正常成年男性每公斤体重约有70-80毫升血液,女性约为65-75毫升。新生儿血液量相对较多,约占体重的8%-10%。血液总量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但比例相对稳定。血液量过少可能导致贫血、休克等,过多可能增加心脏负担。献血时每次捐献200-400毫升血液,约占血液总量的5%-10%,一般不会影响健康。
保持血液健康需要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避免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定期体检监测血常规指标。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水影响血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