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94人阅读
白血病患者输血通常需要输注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等成分血,具体输注类型需根据患者血常规指标和临床表现决定。
一、红细胞悬液当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出现明显贫血症状时需输注红细胞。白血病患者因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或化疗影响常导致贫血,输注红细胞可改善组织缺氧。常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能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风险。输注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输注过程中需监测有无寒战、发热等输血反应。
二、血小板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或伴有出血倾向时需输注血小板。白血病患者因血小板生成减少或破坏增加易发生出血,单采血小板能快速提升血小板数量。输注前需进行血小板配型,ABO血型相容者优先。反复输注可能产生同种免疫反应,需配合使用白细胞滤器。
三、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功能异常时可能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严重出血时,新鲜冰冻血浆可补充凝血因子。输注前需进行血浆融化处理,输注速度不宜过快。需注意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不良反应。
四、冷沉淀纤维蛋白原缺乏时可考虑输注冷沉淀。某些白血病类型或化疗后可能出现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沉淀富含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每单位冷沉淀可提升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输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五、粒细胞输注严重粒细胞缺乏伴感染时可能输注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⁹/L且抗生素治疗无效时,粒细胞输注可作为辅助治疗。因采集困难和不良反应风险高,临床使用需严格评估利弊。
白血病患者输血治疗需严格掌握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输血前应完善相关检查,输血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出现发热、皮疹等输血反应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