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15人阅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表现为乏力、体重下降、脾脏肿大、盗汗、发热等症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属于慢性白血病的一种,病程发展较缓慢,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1、乏力乏力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常感到全身无力、容易疲劳,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乏力可能与贫血、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随着病情进展,乏力程度会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患者可适当增加富含铁元素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
2、体重下降体重下降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常见表现,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这与肿瘤细胞增殖消耗大量能量、代谢异常以及食欲减退等因素有关。体重下降通常超过原有体重的百分之十,且不伴有刻意节食或运动。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少量多餐,必要时可寻求营养师指导。
3、脾脏肿大脾脏肿大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性表现,由于白血病细胞在脾脏内大量浸润导致。患者可能感到左上腹饱胀不适,体检可触及肿大的脾脏。随着脾脏增大,可能出现压迫症状如早饱感。脾脏肿大程度与疾病分期相关,加速期和急变期脾脏增大更为明显。脾区不适时可采取左侧卧位缓解症状。
4、盗汗盗汗指夜间睡眠时大量出汗,可浸湿衣物和床单,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盗汗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有关。患者常伴有夜间发热,出汗后可有畏寒表现。保持卧室通风、穿着吸汗透气的棉质睡衣有助于改善症状。若盗汗频繁且严重,应及时就医评估病情。
5、发热发热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多为低至中度发热,可能与疾病本身或合并感染有关。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发热时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等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持续发热超过38.5度应及时就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应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进行骨髓检查,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