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16人阅读
白血病可能引发贫血、感染风险增加、出血倾向、器官功能损害及危及生命等危害。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髓中异常白细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1、贫血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受损,红细胞生成减少可能导致贫血。贫血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心悸、气短。贫血程度与白血病类型及病情进展有关,需通过血常规检查确诊。治疗上需针对白血病本身进行化疗或靶向治疗,同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补铁药物辅助改善贫血。
2、感染风险异常增殖的白细胞虽数量增多但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化疗进一步抑制免疫力,患者易发生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常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可能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预防感染需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传染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昔洛韦片等抗感染药物。
3、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是白血病常见并发症,可能导致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时出现内脏或颅内出血。出血风险与血小板计数相关,需定期监测。治疗上除控制原发病外,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必要时输注血小板。
4、器官损害白血病细胞浸润可能造成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肿瘤溶解综合征可导致急性肾损伤,高白细胞血症可能引发呼吸窘迫。需通过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评估器官功能,治疗包括化疗、鞘内注射及器官支持治疗。
5、危及生命急性白血病进展迅速,未及时治疗可能短期内危及生命。即使经过治疗,部分患者仍可能复发或转为难治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某些类型白血病的根治手段,但存在移植相关并发症风险。长期随访监测微小残留病灶对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白血病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避免生冷刺激食物。注意口腔及会阴部清洁,饭后漱口,定期更换牙刷。根据体力状况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血常规及骨髓穿刺,出现发热、出血等症状及时就医。家属应协助患者记录症状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共同参与治疗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