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77人阅读
血常规五分类主要检查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用于评估感染、贫血、血液病等健康状况。
1、白细胞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分类可细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亚群。中性粒细胞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能与病毒感染或免疫异常有关。若数值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排除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
2、红细胞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其数量及血红蛋白浓度可反映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体积减小,而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长期缺氧或骨髓异常增殖也可能引起红细胞计数异常。
3、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评估贫血的关键指标,降低可能因铁缺乏、慢性病或出血导致,升高可能与脱水、高原适应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相关。需结合红细胞压积判断贫血类型,并进一步检查病因。
4、血小板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减少可能引发出血倾向,常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或再生障碍性贫血;增多可能与炎症、缺铁或骨髓增殖性肿瘤有关。严重异常需排查血栓或出血风险。
5、白细胞亚群五分类细化分析各类白细胞比例,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过敏或寄生虫感染,嗜碱性粒细胞升高可能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相关。亚群异常对感染类型、血液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血常规五分类是基础筛查手段,若结果异常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铁、叶酸等营养素,避免过度劳累。检查前无须空腹,但剧烈运动或脱水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建议检测前保持正常作息。长期异常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