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23人阅读
血常规最重要的三项指标是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这三项指标能反映贫血、感染和凝血功能等关键健康信息。
1、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负责运输氧气的蛋白质,其数值能直接反映贫血程度。成年男性正常值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数值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高于正常值可能与脱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关。检测时需结合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综合判断。
2、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10×10⁹/L,是判断感染、炎症的重要指标。中性粒细胞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见于过敏或寄生虫感染。白血病等血液病会导致白细胞异常增高或降低,化疗后也可能出现数值下降。
3、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正常值为100-300×10⁹/L,主要参与止血过程。血小板减少可能引发出血倾向,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血小板增多可能增加血栓风险,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有关。手术前、服用抗凝药物时需特别关注此项指标。
进行血常规检查前应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若发现指标异常,建议及时复查并完善铁代谢、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日常需注意均衡饮食,保证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摄入,避免接触苯等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者应定期监测血小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