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76人阅读
眼睛出血可能由结膜下出血、外伤、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部炎症等原因引起。眼睛出血主要表现为眼白部分出现片状红色,可能伴有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结膜下出血结膜下出血是眼睛出血的常见原因,可能与剧烈咳嗽、打喷嚏、揉眼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眼白部分出现鲜红色斑块,一般不伴有疼痛或视力下降。这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1-2周可自行吸收。避免揉眼和剧烈运动有助于恢复。
2、外伤眼部受到撞击、异物划伤等外伤可能导致眼睛出血。可能伴随眼睑肿胀、疼痛、畏光等症状。轻微外伤可通过冷敷缓解,严重外伤需立即就医检查,医生可能会开具氧氟沙星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等药物预防感染。
3、高血压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眼底血管破裂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伴随眼睛出血症状。需要监测血压并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同时要低盐饮食,定期检查眼底。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导致出血。常见症状包括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需严格控制血糖,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复方血栓通胶囊等改善微循环药物,严重者需激光治疗。
5、眼部炎症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眼部炎症可能导致血管扩张出血。常伴有眼红、眼痛、分泌物增多。医生可能开具普拉洛芬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等抗炎药物。注意用眼卫生,避免传染。
眼睛出血患者应注意休息眼睛,避免长时间用眼和剧烈运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有助于血管健康。不要自行使用眼药水,特别是含有激素成分的药物。如果出血持续不吸收或伴有视力下降、剧烈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到眼科就诊检查。平时要控制好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定期进行眼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