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45人阅读
胆囊炎患者可通过低脂饮食、少食多餐、补充优质蛋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等方式调整饮食结构。胆囊炎通常由胆结石、细菌感染、胆汁淤积、高脂饮食、肥胖等因素引起。
1、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40克以内,减少动物油脂、油炸食品、肥肉等摄入。高脂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诱发疼痛,可选择清蒸鱼、去皮鸡胸肉等低脂食材。烹饪时用橄榄油替代猪油,避免使用黄油、奶油等饱和脂肪。
2、少食多餐每日进食5-6次,单次食量为常规餐量的三分之二。少量进食可减轻胆囊负担,避免胆汁过度分泌。两餐间隔不超过3小时,睡前2小时不再进食。急性发作期可暂时采用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
3、补充优质蛋白选择易消化的蛋白质来源,如豆腐、蛋清、脱脂牛奶等,每日摄入60-80克。蛋白质不足会影响胆囊收缩功能,但过量红肉可能加重炎症。可适量食用鲫鱼、虾仁等低脂高蛋白食物,避免加工肉制品。
4、增加膳食纤维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优先选择水溶性纤维如燕麦、苹果、南瓜等。膳食纤维能结合胆汁酸促进排泄,降低胆固醇饱和度。需逐渐增加摄入量,避免短期内大量进食粗粮导致腹胀。
5、避免刺激性食物禁食辣椒、芥末、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限制洋葱、大蒜等香辛料。酒精会直接损伤胆囊黏膜,需绝对戒酒。过冷或过热食物可能引发胆道痉挛,应以常温饮食为主。
胆囊炎患者需长期保持规律饮食习惯,急性期发作后至少维持3个月饮食控制。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胆汁排出。合并胆结石者应定期复查超声,若出现持续右上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可记录饮食日志排查诱发不适的食物种类,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