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02人阅读
牙缝发臭可能由食物残渣滞留、牙菌斑堆积、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牙线清洁、洗牙、补牙、龈下刮治、拔牙等方式治疗。
1、食物残渣滞留进食后食物残渣嵌塞在牙缝中,经细菌分解产生异味。伴随牙龈轻微红肿,可能与牙间隙过大或牙齿排列不齐有关。建议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每日清洁,配合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细菌繁殖。
2、牙菌斑堆积口腔清洁不足导致牙菌斑矿化形成牙结石,释放挥发性硫化物产生腐臭味。常见于刷牙方法不当人群,可能伴随牙龈出血。需定期进行超声波洗牙,可配合使用过氧化氢含漱液辅助杀菌。
3、龋齿邻面龋坏形成龋洞藏匿腐败物质,产生酸臭气味。多与糖分摄入过多有关,常伴冷热刺激痛。确诊后需清除腐质并用3M树脂填充,严重者需根管治疗。日常可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齿复发。
4、牙周炎牙周袋内厌氧菌繁殖引发口臭,伴随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可能与吸烟或糖尿病有关。需进行龈下刮治清除牙石,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重度病例需牙周翻瓣手术。
5、智齿冠周炎阻生智齿周围牙龈盲袋积存食物残渣,引发腐败性口臭并伴随张口受限。急性期需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配合口服甲硝唑片,炎症控制后建议拔除阻生齿。
日常应坚持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避免吸烟及过量摄入咖啡因饮料,适量食用苹果、芹菜等粗纤维食物帮助牙齿自洁。出现持续口臭或牙龈出血时,建议及时到口腔科进行专业检查,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牙槽骨吸收等不可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