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90人阅读
7岁儿童肚子疼可通过热敷腹部、调整饮食、补充水分、适当休息、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肚子疼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感染、急性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原因引起。
1、热敷腹部用温热毛巾敷在儿童腹部,温度控制在40摄氏度以下,每次持续10-15分钟。热敷能缓解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适用于受凉或饮食刺激导致的轻微腹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若疼痛加重需立即停止。
2、调整饮食暂停食用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喂养,减轻胃肠负担。可适量饮用温热的苹果汁或焦米汤,有助于改善功能性腹痛。若伴随呕吐需禁食4-6小时。
3、补充水分每15-20分钟喂服5-10毫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观察排尿量和口腔湿润度,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能加重胃肠不适。
4、适当休息保持安静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家长可顺时针轻柔按摩儿童脐周,每次5分钟,每日2-3次。注意观察疼痛部位变化,若转为右下腹固定疼痛或出现蜷缩体位,需警惕阑尾炎可能。
5、遵医嘱用药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肠系膜淋巴结炎可能需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配合山莨菪碱片。寄生虫感染需服用阿苯达唑颗粒。所有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服药。
家长需每日记录儿童腹痛发作时间、部位和伴随症状。保持饮食卫生,餐具定期消毒,培养饭前洗手习惯。腹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出现发热、血便、反复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恢复期可适量补充含锌食物如瘦肉末、南瓜泥,促进肠黏膜修复。避免在腹痛原因未明时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