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03人阅读
鼻子里有个小肉球可能是鼻息肉、鼻腔乳头状瘤、鼻腔血管瘤、鼻腔囊肿或鼻腔恶性肿瘤等疾病引起。鼻腔内出现异常增生组织通常与慢性炎症刺激、病毒感染、遗传因素或环境暴露有关,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1、鼻息肉鼻息肉是鼻腔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形成的良性肿物,可能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有关。患者常伴有鼻塞、嗅觉减退、流脓涕等症状。临床常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严重时需行鼻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2、鼻腔乳头状瘤鼻腔乳头状瘤多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表现为单侧鼻腔表面粗糙的菜花样新生物。可能出现反复鼻出血、鼻塞症状。确诊需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可配合干扰素凝胶预防复发。
3、鼻腔血管瘤鼻腔血管瘤是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常见于鼻中隔前部。典型症状为间歇性鼻出血,出血量较大。较小血管瘤可采用微波凝固治疗,较大者需行鼻内镜下血管瘤切除术,术前可辅助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
4、鼻腔囊肿鼻腔囊肿包括黏液囊肿、齿源性囊肿等类型,多因腺体导管阻塞或发育异常形成。可能引起鼻部胀痛、面部压迫感。无症状小囊肿可观察,较大囊肿需手术摘除,合并感染时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抗炎。
5、鼻腔恶性肿瘤鼻腔鳞癌、腺样囊性癌等恶性肿瘤早期可能表现为孤立性肉球样新生物,常伴恶臭血性分泌物、面部麻木等症状。确诊需病理检查,治疗需结合放疗、化疗及根治性手术,常用顺铂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过敏体质者需远离粉尘、花粉等过敏原。若发现鼻腔新生物持续增大、出血或影响呼吸,应立即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鼻内镜、CT或病理检查明确性质。禁止自行使用腐蚀性药物处理鼻腔肿物,以免延误病情或导致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