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28人阅读
糖尿病肾病通常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进展。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损害,主要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
早期糖尿病肾病通过严格血糖管理、血压控制及生活方式干预,可能延缓肾功能恶化甚至部分逆转病变。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胰岛素注射液,配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减少蛋白尿。同时需监测尿微量白蛋白与肾小球滤过率,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肾毒性药物。
中晚期糖尿病肾病已出现明显肾小球硬化或肾功能不全时,治疗目标转为延缓进入尿毒症期。此时需调整降糖方案为胰岛素治疗,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纠正贫血与钙磷代谢紊乱。若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则需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但原发病仍无法根治。
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与尿蛋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血压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日常需戒烟限酒,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足部护理。出现水肿、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由肾内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