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93人阅读
耳朵里进虫子可通过观察异常声响、耳部疼痛、耳道异物感、听力下降、耳道出血等症状判断。昆虫进入外耳道可能导致鼓膜损伤或感染,需及时处理。
昆虫进入耳道时,患者常会听到持续性的爬行声或翅膀震动声,这种声音在安静环境下尤为明显。部分昆虫如蟑螂、飞蛾等体积较大,可能直接刺激外耳道皮肤,引发剧烈刺痛或瘙痒感。耳道内壁分布丰富神经末梢,异物移动会导致明显不适,患者可能出现频繁摇头、用手指掏耳朵等行为。若昆虫触及鼓膜,可能造成听力传导障碍,表现为突发性耳闷或听力减退。少数情况下昆虫锐利足部可能划伤耳道黏膜,导致少量出血或渗出淡黄色组织液。
发现耳道进虫后切勿自行用掏耳勺等工具处理,尖锐器械可能将昆虫推向鼓膜方向。可尝试用手电筒照射耳道开口处,部分趋光性昆虫可能自行爬出。侧卧后将食用植物油滴入耳道1-2分钟,能使部分昆虫窒息后浮出。若上述方法无效或出现持续疼痛、流脓等症状,应立即到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使用耳镜明确昆虫位置,通过专业器械取出,必要时使用利多卡因溶液麻醉昆虫后冲洗。取出后需用硼酸酒精棉签消毒耳道,防止继发感染。
日常应注意保持卧室清洁,定期更换床单,使用蚊帐防止蚊虫进入。户外活动时可用棉球轻微堵塞外耳道开口,露营时避免直接躺卧在草地上。如居住环境蟑螂较多,可使用杀虫剂处理,但要注意避免药剂喷溅至耳部。儿童耳道较窄更易发生昆虫滞留,家长发现孩子频繁抓挠耳朵时应及时检查。耳道潮湿环境容易吸引昆虫,游泳后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朵20厘米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