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614人阅读
肺癌和肝癌靶向治疗的药物通常不一样,两种癌症的靶向药物主要针对不同的基因靶点和信号通路。肺癌常用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等,肝癌则以抗血管生成药物、多靶点激酶抑制剂为主。具体用药需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病理分型决定。
肺癌靶向治疗药物主要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重排等驱动基因异常。例如吉非替尼片适用于EGFR敏感突变患者,克唑替尼胶囊用于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肝癌的靶向药物则侧重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调控微环境,如索拉非尼片通过阻断VEGFR和PDGFR通路发挥作用,仑伐替尼胶囊可同时干预多个促癌信号传导途径。两种癌症的分子机制差异导致靶向药物选择存在本质区别。
极少数情况下存在药物重叠应用,如卡博替尼胶囊对RET融合阳性的肺癌和晚期肝癌均有疗效,瑞戈非尼片也可作为肝癌二线治疗及特定肺癌患者的备选方案。但这类药物在不同癌种中的使用剂量、联合用药方案及疗效评价标准均有差异,需严格遵循肿瘤专科医生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靶向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及药物不良反应,肺癌患者需关注间质性肺炎风险,肝癌患者应注意高血压和蛋白尿等副作用。建议治疗前完善基因检测,治疗中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同时配合营养支持以提高治疗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