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77人阅读
糖尿病患者出现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急性并发症、妊娠期高血糖、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或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打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是胰岛素治疗的主要指征。当患者联合使用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仍无法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或空腹血糖持续超过10毫摩尔每升时,提示胰岛功能明显衰退。这类患者往往伴有明显的多饮多尿症状,可能出现体重下降等胰岛素缺乏表现。临床常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或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进行基础-餐时方案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必须立即使用胰岛素。这类急症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深快、意识模糊,血糖多超过16.7毫摩尔每升。需采用静脉输注普通胰岛素快速控制血糖,配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即使后续病情稳定,通常也需要过渡到皮下胰岛素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血糖控制严格。当饮食运动控制后空腹血糖仍超过5.3毫摩尔每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6.7毫摩尔每升时,为避免胎儿畸形等风险,需启用胰岛素治疗。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因其胎盘不透过特性常作为首选,配合餐前门冬胰岛素使用。
围手术期血糖波动显著的患者需要临时胰岛素治疗。大型手术前血糖超过10毫摩尔每升,或术后持续高血糖可能影响伤口愈合。通常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或每日多次注射方案,使用甘精胰岛素等长效类似物维持基础血糖,配合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峰值。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多数口服降糖药。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毫升每分钟,或出现肝硬化失代偿时,胰岛素成为唯一选择。这类患者宜选用半衰期短的赖脯胰岛素等速效制剂,需密切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
胰岛素治疗期间需规律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值及时调整剂量。注意注射部位轮换避免脂肪增生,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需避免空腹运动。饮食应定时定量,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同时保证营养均衡。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与医生保持沟通优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