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54人阅读
流鼻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鼻部、保持正确姿势、使用止血药物、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流鼻血通常由鼻腔干燥、外伤、鼻腔炎症、高血压、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向鼻中隔方向持续压迫10-15分钟。身体稍向前倾,避免血液倒流至咽喉。压迫期间不要松手查看止血效果,多数鼻出血可通过这种方法止住。若出血量较大,可将消毒棉球或纱布填塞入出血侧鼻腔后再压迫。
2、冷敷鼻部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前额和鼻根部,通过低温使鼻腔血管收缩。冷敷时需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每次冷敷5-10分钟,间隔2-3分钟重复操作。注意不要将冰块塞入鼻腔,可能造成黏膜损伤。
3、保持正确姿势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略向前倾,使血液从鼻孔流出。禁止仰头,防止血液经后鼻孔流入气管引发呛咳。如血液流入咽喉,应及时吐出不要吞咽。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紧张情绪加重出血。
4、使用止血药物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粉、凝血酶冻干粉等局部止血药物。将药物喷洒或涂抹于棉球上,轻柔填入出血侧鼻腔。严重出血时可能需要口服肾上腺色腙片、氨甲环酸片等全身性止血药。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说明书或医嘱。
5、就医处理若压迫30分钟仍出血不止,或出血量大伴随头晕乏力,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电凝止血或血管结扎等专业处理。反复鼻出血者需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排除血液系统疾病。高血压患者应监测血压控制情况。
日常应保持室内湿度,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孔。饮食多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如猕猴桃、菠菜等。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控制血压平稳。冬季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鼻保持鼻腔湿润。若儿童频繁流鼻血,家长应修剪孩子指甲,监督避免鼻腔异物刺激。运动时注意防护,防止面部撞击。出血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和热水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