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25人阅读
肾积水患者需注意控制饮水量、避免憋尿、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及调整饮食结构。肾积水可能由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或先天畸形等因素引起,及时干预有助于防止肾功能损伤。
1、控制饮水量每日液体摄入量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夜间应减少饮水以防尿液滞留,合并心力衰竭或水肿者需严格限制钠盐和水分。记录24小时尿量有助于评估排尿功能。
2、避免憋尿长期憋尿可能导致膀胱压力升高,引发尿液反流至肾脏。建议每2-3小时排尿一次,尤其久坐工作者需定时起身活动。排尿困难时可尝试热敷下腹部或听流水声刺激排尿反射。
3、预防感染肾积水易继发泌尿系统感染,需保持会阴清洁、勤换内裤。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避免盆浴及使用刺激性洗剂,性行为后及时排尿冲洗尿道。
4、定期复查每3-6个月需进行泌尿系超声和肾功能检查,观察积水程度变化。放置双J管者应按期更换,突发腰腹痛伴发热需急诊排除梗阻加重。长期积水患者建议每年评估肾小球滤过率。
5、调整饮食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以防结石形成,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代谢。草酸钙结石患者应减少菠菜、浓茶摄入,尿酸结石者需碱化尿液。蛋白质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为宜。
肾积水患者需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八段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腰部撞击。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和尿量变化,出现血尿或无尿需立即就医。冬季注意腰部保暖,睡眠时可选择侧卧减轻患侧压力。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