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38人阅读
女性漏尿可能由盆底肌松弛、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损伤、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电刺激疗法等方式治疗。
1、盆底肌松弛盆底肌松弛是女性漏尿的常见原因,多与妊娠分娩、年龄增长、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打喷嚏时漏尿、尿急等症状。轻度松弛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每天重复收缩盆底肌50-100次,坚持3-6个月可见效。中重度患者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必要时使用子宫托等器械辅助。
2、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等感染可能导致尿频尿急伴漏尿,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灼痛、尿液浑浊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三金片等中成药。治疗期间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憋尿。
3、膀胱过度活动症该病与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有关,表现为突发强烈尿意和急迫性尿失禁。可能与神经系统病变、膀胱感觉过敏等因素相关。常用药物包括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盐酸托特罗定缓释片等M受体阻滞剂,严重者可考虑膀胱内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
4、神经损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腰椎间盘突出、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可能损伤控尿神经通路。患者常合并排尿困难、残余尿增多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腰椎疾病患者进行神经减压手术。可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必要时间歇导尿。
5、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尿道黏膜萎缩、闭合压力下降,引发压力性尿失禁。可能伴有阴道干涩、反复尿路感染。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可改善症状,严重者需阴道前壁修补术。日常可摄入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建议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BMI超过24需减重。穿着透气棉质内裤,每2-3小时定时排尿。进行盆底肌训练时注意正确收缩肛门而非腹部肌肉,持续收缩3-5秒后放松,每日3组每组10-15次。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血尿发热,需及时至泌尿外科或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