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62人阅读
舌头下长透明泡可能是黏液腺囊肿或舌下腺导管阻塞的表现,通常与局部创伤、慢性刺激或腺体分泌异常有关。轻微情况下可自行消退,若持续增大或反复发作需就医处理。
多数情况下,舌头下的透明泡由进食时咬伤、烫伤等机械性刺激导致黏液腺破裂,黏液外渗形成囊肿。表现为无痛性半透明小泡,质地柔软,直径多在2-5毫米,通常1-2周内可自行吸收。期间应避免舔舐或戳破水泡,保持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有助于预防感染。若因牙列不齐或尖锐牙尖反复摩擦引起,需及时进行牙齿调磨。
少数情况下,透明泡可能因舌下腺导管结石或炎症导致唾液排出受阻,形成滞留性囊肿。此类囊肿体积较大,可能达到1厘米以上,触之有波动感,容易反复发作。伴随进食时肿胀感加重,可能影响言语和吞咽功能。需通过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切除囊肿或疏通导管,术后需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病变。长期不愈的囊肿可能继发感染,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
日常应注意避免食用过硬过烫食物,纠正咬舌、磨牙等不良习惯。若透明泡持续3周未消退、快速增大或伴有出血溃疡,应及时就诊口腔黏膜科或颌面外科,排除舌下腺肿瘤、口腔白斑等疾病。糖尿病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病变时愈合较慢,更需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