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86人阅读
视网膜动脉阻塞多见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患者以及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吸烟史等高危因素。
1、高血压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当血压骤升时可能诱发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或其分支阻塞。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需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眼底变化。
2、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会使视网膜动脉内皮细胞受损,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易形成微小血栓,导致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典型表现为突发局部视野暗区。建议使用阿卡波糖片、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同时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
3、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或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是视网膜动脉栓塞的常见原因。患者多伴有血脂异常,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突发单眼视力丧失是典型症状。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必要时行颈动脉超声评估斑块稳定性。
4、心血管疾病房颤、心瓣膜病等心脏疾病易形成附壁血栓,栓子随血流进入眼动脉系统可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这类患者往往有心悸、胸闷等病史。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抗凝,心脏彩超可辅助诊断潜在病因。
5、吸烟史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小板聚集。长期吸烟者视网膜动脉痉挛概率显著增加,尤其在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时更易发作。典型表现为突发视物模糊伴血管收缩现象。首要干预是严格戒烟,必要时使用尼莫地平片改善血管痉挛。
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指标。日常需避免突然低头、剧烈咳嗽等可能增加眼压的动作,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应立即平卧休息,并尽快就医进行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4-6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