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04人阅读
肚子疼可以按压足三里、合谷、中脘、天枢、内关等穴位缓解疼痛。腹痛可能与胃肠痉挛、消化不良、受寒等因素有关,按压特定穴位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
1、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盖下方四横指处。该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按压后能调节胃肠功能,缓解因饮食不当或受凉引起的腹胀、绞痛。可用拇指指腹垂直用力按压,配合缓慢深呼吸效果更佳。孕妇及胃溃疡急性发作期患者慎用。
2、合谷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具有全身镇痛作用。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腹痛,尤其是伴随恶心呕吐时。按压时以另一手拇指指尖向第二掌骨方向发力,疼痛缓解后需停止刺激。低血压患者不宜长时间强刺激该穴位。
3、中脘中脘穴在肚脐与胸骨下端连线中点,是调理脾胃的要穴。对暴饮暴食后胃脘胀痛、反酸有缓解效果。可用掌心顺时针揉按,配合热敷效果更好。腹部手术后未完全愈合者禁用。
4、天枢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三横指处,左右各一。刺激该穴位能改善肠蠕动异常引发的阵发性腹痛,对便秘或腹泻伴随的腹部不适均有效。建议用指关节以适中力度点按,每次持续数秒后松开。
5、内关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三横指,两筋之间。特别适合情绪紧张引发的功能性腹痛,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可用拇指指甲轻掐至微微酸胀,配合调整呼吸节奏。皮肤破损处需避开。
穴位按压需注意力度适中,以产生酸胀感为度,单次按压不超过5分钟。若腹痛持续超过2小时不缓解,或出现发热、便血、剧烈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肠梗阻、阑尾炎等急腹症。日常需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腹部保暖,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功能性腹痛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