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02人阅读
低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监测血糖、药物治疗、静脉输注葡萄糖、病因治疗等方式治疗。低血糖通常由胰岛素分泌异常、药物副作用、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疾病、长期饥饿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发生低血糖时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果汁或葡萄糖片,快速升高血糖。日常饮食应保持规律,避免长时间空腹,可采取少量多餐方式,每餐搭配适量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随身携带饼干等零食以备不时之需,避免酒精摄入干扰糖代谢。
2、规律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需定期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水平,尤其在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期间。记录血糖波动规律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夜间或运动前后应加强监测,血糖低于3.9毫摩尔每升时需及时干预。
3、药物治疗严重低血糖可遵医嘱使用胰高血糖素注射液紧急升糖,或口服葡萄糖粉剂。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方案,如减少胰岛素剂量或更换低血糖风险较小的药物,如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避免自行服用可能诱发低血糖的药物。
4、静脉输注葡萄糖意识障碍或无法进食的重度低血糖患者需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后续改用5%-10%葡萄糖溶液维持。治疗期间需持续监测血糖,防止反跳性高血糖。院外急救时可使用胰高血糖素鼻喷剂。
5、病因治疗胰岛素瘤需手术切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需补充氢化可的松片。药物相关性低血糖应调整用药方案,肝病患者需改善肝功能。反复发作的器质性低血糖需完善胰腺CT、胰岛素抗体等检查明确病因。
低血糖患者日常需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避免单独进行高危活动。饮食注意粗细粮搭配,运动前后补充能量。定期复查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学习低血糖识别与自救方法。出现频繁低血糖或意识丧失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不可自行调整降糖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