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小儿紫癜应找那个科室看合适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有慢阻肺的人氧疗一天多少小时合适呢?

慢阻肺患者氧疗时长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通常建议每日15小时以上,严重者需24小时持续吸氧。关键指标为血氧饱和度低于88%或动脉血氧分压≤55mmHg时需长期氧疗,具体时长应遵医嘱结合血气分析结果确定。

1. 氧疗时长标准

国际指南推荐慢阻肺患者氧疗分三种情况: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88%需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夜间血氧下降明显者需睡眠时持续吸氧;运动时出现低氧血症需活动期间临时吸氧。临床数据显示,每日吸氧超过15小时可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风险。

2. 不同病情差异处理

轻度患者(FEV1≥50%)可能仅需运动时短期吸氧。中度患者(FEV1 30-49%)通常需要每日12-15小时氧疗,可分时段进行。重度患者(FEV1<30%)往往需24小时持续氧疗,使用制氧机时应选择5L/min以上流量机型。合并肺心病的患者即使血氧正常,也可能需要夜间延长吸氧时间。

3. 氧疗设备选择建议

家庭氧疗推荐三种设备:压缩氧气瓶适合短期应急使用;分子筛制氧机更经济可持续;便携式液氧罐方便外出携带。使用鼻导管吸氧时,流量控制在1-3L/min,面罩吸氧可达5-10L/min。需配备血氧仪定期监测,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93%区间。

4. 注意事项与辅助措施

避免氧疗时吸烟或接触明火。长期高浓度吸氧可能引发氧中毒,表现为胸痛和干咳。建议配合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每日3组,每组10次;缩唇呼吸练习每次5分钟。饮食应增加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慢阻肺患者氧疗必须个体化定制方案,定期复查动脉血气调整参数。除规范吸氧外,需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避免呼吸道感染加重病情。冬季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40%-60%,氧疗同时进行肺康复训练可提升效果。出现意识改变或严重呼吸困难应立即急诊处理。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心理科挂什么科室?
心理科通常挂精神心理科或心理卫生科,具体科室名称可能因医院不同有所差异。精神心理科和心理卫生科均专注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包括焦虑、抑郁、强迫症等常见心理疾病,以及睡眠障碍、情绪管理等问题。如果医院未单独设立心理科,也可咨询综合医院的精神科或神经内科,部分医院还设有心理咨询门诊或心理治疗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评估和干预服务。 1、精神心理科:这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就诊科室,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常见的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药物治疗方案,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等,同时结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 2、心理卫生科:心理卫生科更侧重于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适合有轻度心理困扰或需要心理支持的人群。心理卫生科医生会通过心理评估、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并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常见的干预方式包括心理咨询、团体治疗、放松训练等。 3、心理咨询门诊:部分医院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门诊,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适合有心理困扰但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心理咨询师会通过倾听、引导等方式,帮助患者梳理情绪、解决心理问题,并提供长期的心理支持。 4、神经内科:如果心理问题伴随明显的躯体症状,如头痛、失眠、心悸等,可以挂神经内科进行排查。神经内科医生会通过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如脑部病变、神经系统疾病等,并根据情况建议转诊至精神心理科或心理卫生科。 心理问题的就诊选择应根据具体症状和需求决定,建议先通过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确认科室设置,以便更高效地获得专业帮助。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胸口疼挂什么科室?
胸口疼应挂心血管内科或急诊科,常见原因包括心脏疾病、肺部问题、胃食管反流等,需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并针对性治疗。 1、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是胸口疼痛的常见原因。疼痛通常位于胸骨后,可能放射至左肩、手臂或下颌,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诊断需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冠脉造影等检查。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介入治疗如冠脉支架植入或手术治疗如冠脉搭桥。 2、肺部问题:如肺炎、胸膜炎、气胸等也可能引起胸口疼痛。疼痛通常与呼吸相关,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诊断需进行胸部X线、CT等检查。治疗包括抗生素、止痛药、胸腔引流等。 3、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至食管可引起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诊断需进行胃镜检查或24小时食管pH监测。治疗包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改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脂肪饮食、睡前2小时不进食。 4、肌肉骨骼问题:如肋软骨炎、胸壁肌肉拉伤等也可引起胸口疼痛,表现为局部压痛或活动时加重。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治疗包括休息、热敷、止痛药如布洛芬。 5、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可能引起胸口疼痛,表现为持续性不适或反复发作。诊断需排除器质性疾病。治疗包括心理疏导、抗焦虑药物如阿普唑仑、放松训练。 胸口疼痛可能涉及多种疾病,症状与严重程度各异,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危险症状如呼吸困难、晕厥,应尽早就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和处理。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什么时候做人流比较合适?
人流的最佳时间通常在怀孕6至10周之间,此时手术风险较低,恢复较快。早期人流通过药物或手术方式终止妊娠,后期则需手术干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时间。怀孕时间过短或过长都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1、怀孕6至7周:此时胚胎较小,药物流产效果较好,适合无手术意愿的女性。药物流产通过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促使子宫收缩排出胚胎,但需在医生监护下进行,避免大出血或流产不全。 2、怀孕8至10周:此阶段适合手术流产,常用方法包括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负压吸引术通过真空装置吸出胚胎组织,创伤小、恢复快;钳刮术适用于较大胚胎,需扩张宫颈后清除组织,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 3、怀孕10周以上:超过10周的人流手术风险增加,需采用更复杂的手术方式,如引产术。引产术通过药物或机械方式诱发宫缩,排出胎儿和胎盘,术后需密切观察出血和感染情况,恢复时间较长。 人流手术需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术前需进行详细检查,包括B超、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确保手术安全。术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定期复查。若出现异常出血、腹痛或发热,需及时就医。选择人流时间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确保手术安全并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眼睛一分钟眨几次合适?
正常情况下,眼睛每分钟眨眼15-20次较为合适,过多或过少可能提示眼部不适或疾病。眨眼频率异常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使用人工泪液或就医排查潜在疾病来改善。眨眼是眼睛保持湿润、清除异物和缓解疲劳的重要生理功能,频率异常可能与干眼症、眼疲劳、眼部感染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1、眨眼频率异常的原因:干眼症是最常见的病因,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导致眼睛干涩,促使眨眼频率增加。眼疲劳也是常见原因,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或书本会减少眨眼次数,导致眼睛干涩不适。眼部感染如结膜炎或角膜炎可能引起眨眼频率增加,伴随红肿、疼痛等症状。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或面肌痉挛也可能影响眨眼频率,需要专业医生诊断。 2、调整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每隔20分钟休息一次,远眺20秒,减少眼睛疲劳。保持阅读距离在30厘米以上,光线充足但不刺眼,有助于减轻眼睛负担。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接触自然光线,有助于缓解眼疲劳。 3、使用人工泪液:对于干眼症患者,可使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每日滴眼3-4次,保持眼睛湿润。选择含有透明质酸或羧甲基纤维素成分的人工泪液,效果更持久。睡前可使用眼膏,防止夜间眼睛干燥。 4、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如果眨眼频率异常伴随疼痛、红肿或视力下降,应及时就医,排查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感染。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眨眼异常,需进行神经科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保护眼睛健康。 眼睛每分钟眨眼15-20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频率异常可能与干眼症、眼疲劳、眼部感染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通过调整用眼习惯、使用人工泪液或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可以有效改善眨眼频率异常问题。保护眼睛健康需要从日常细节做起,及时关注眼部不适,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确保眼睛舒适和功能正常。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喉水肿 褐黄病 泪腺炎 额叶肿瘤 粉刺样痣 宫颈肥大 进食障碍 尾蚴性皮炎 恶性黑色素瘤 无菌性脑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