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胃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增生性胃息肉通常由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药物刺激、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切除直径超过5毫米或有癌变倾向的息肉需内镜下切除,常用方法包括高频电凝切除术、氩离子凝固术,操作前需完善胃镜和病理检查。
2、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规范根除治疗,可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合并胆汁反流者可加用铝碳酸镁。
3、定期随访小息肉建议每1-2年复查胃镜,术后患者需在3-6个月后首次复查,随访期间出现黑便、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4、调整饮食减少腌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避免空腹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膜的药物。
治疗后需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合并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者应加强癌变监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