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韧带拉伤艾炙出现疼痛的原因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韧带拉伤怎样治疗才能好得快?

韧带拉伤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加速恢复。韧带拉伤通常由运动损伤、外力撞击、关节超负荷、热身不足、韧带退化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受伤关节,避免二次损伤。严重者需卧床2-3周,轻度拉伤可佩戴护具进行日常活动。制动期间应避免患肢承重,使用拐杖辅助行走。

2、冷敷热敷:

损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减轻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注意冰敷时用毛巾隔开皮肤,避免冻伤。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严重肿胀时可短期使用甘露醇脱水。中后期配合外用活血化瘀膏药,如跌打万花油。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4、物理治疗:

肿胀消退后开始超声波、红外线等理疗,每周3次。2周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采用CPM仪器辅助。恢复期加入低频电刺激增强肌肉力量,预防关节僵硬。

5、手术治疗:

完全断裂或合并骨折需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后石膏固定4-6周。陈旧性损伤可选择韧带修补术,术后需系统康复训练6个月以上恢复关节稳定性。

恢复期应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韧带修复,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不少于100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防炎症加重。2周后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增加关节负荷。睡眠时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定期复查评估韧带愈合情况。完全康复前禁止剧烈跑跳和对抗性运动,防止形成慢性损伤。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女人两腿内侧韧带拉伤怎么治疗?

女性大腿内侧韧带拉伤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镇痛、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韧带拉伤通常由运动损伤、肌肉力量失衡、热身不足、外力撞击、关节稳定性差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使用弹性绷带或护具固定患肢,保持膝关节轻度屈曲位,减少韧带张力。严重者需拄拐行走3-4周,防止二次损伤。

2、冷敷镇痛:

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药物治疗:

中重度拉伤可配合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口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云南白药胶囊。合并关节积液时可能需要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需由骨科医生评估后操作。

4、物理治疗:

急性期过后可采用超声波、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组织修复。伤后2周开始渐进式牵拉训练,改善内收肌群柔韧性。水中步行训练可减少关节负荷,适合肥胖患者。

5、康复训练:

愈合后期进行蚌式开合、抗阻内收等针对性肌力训练,逐步恢复运动功能。瑜伽中的蝴蝶式拉伸能有效提高韧带弹性,但需避免过度外展动作。

恢复期间建议穿着软底鞋减少地面反冲力,睡眠时在两膝间夹枕头保持中立位。饮食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彩椒促进胶原合成,适量摄入三文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食物减轻炎症反应。避免高跟鞋及剧烈跑跳动作至少3个月,定期复查评估韧带愈合情况。若出现关节松动或反复肿胀需及时就医排除半月板损伤。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膝关节韧带拉伤最好的治疗方法?

膝关节韧带拉伤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支具固定、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韧带拉伤通常由运动损伤、外力撞击、关节稳定性差、热身不足、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减少患肢负重,建议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轻度拉伤通常需要2-4周制动,期间可进行踝泵练习预防血栓形成。

2、物理治疗:

伤后48小时可开始冰敷缓解肿胀,每次15-20分钟。炎症消退后采用超声波或低频电刺激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通过热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配合微波治疗加速韧带愈合。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肿胀,如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等。严重肿胀时可短期使用七叶皂苷钠等消肿药物。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能改善润滑功能,但需严格无菌操作。

4、支具固定:

中度损伤需佩戴铰链式膝关节支具4-6周,保持关节稳定性。支具角度可调节,早期限制活动范围,随着恢复逐步增加屈曲角度。夜间睡眠时可改用弹性绷带固定。

5、手术治疗:

完全断裂或合并半月板损伤需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常用自体腘绳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术后需严格康复训练,6-8周后开始渐进性负重,完全恢复运动功能需6-12个月。

康复期间建议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牛筋汤、猪蹄等,配合维生素C促进结缔组织修复。恢复期可进行直腿抬高、静蹲等低强度训练,逐步增加膝关节稳定性训练。避免早期跑跳运动,运动前充分热身并佩戴护膝。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游泳等非负重运动是理想选择。定期复查评估韧带愈合情况,防止继发创伤性关节炎。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怎么缓解脚掌的关节韧带拉伤痛?

脚掌关节韧带拉伤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处理、加压包扎、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韧带拉伤通常由运动损伤、意外扭伤、长期劳损、热身不足、韧带松弛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患肢负重。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可减轻脚掌压力,严重时需石膏固定2-3周。休息期间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肿胀。

2、冷敷处理:

损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注意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冷敷后观察皮肤颜色变化。该措施对急性期疼痛肿胀效果显著。

3、加压包扎:

使用弹性绷带自足趾向踝关节螺旋式缠绕,压力需均匀适度。包扎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需定期松开检查皮肤温度。夜间睡眠时可解除包扎避免压迫。

4、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缓解炎症。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片,配合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镇痛。

5、康复训练:

肿胀消退后开始被动踝泵运动,2周后逐步加入弹力带抗阻训练。恢复期可进行足底筋膜滚球按摩、提踵练习等,配合超声波理疗促进韧带修复。

恢复期间建议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促进胶原合成,适量补充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防加重炎症反应。穿着硬底鞋提供足弓支撑,睡眠时使用枕头垫高患肢。恢复运动前需进行15分钟动态热身,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若3周后仍存在明显疼痛或关节不稳,需及时复查核磁共振排除韧带断裂。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手腕韧带拉伤症状?

手腕韧带拉伤症状可能由外力冲击、过度使用、姿势不当、运动损伤或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冰敷、压迫包扎、药物治疗或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

1、外力冲击:手腕受到直接撞击或扭伤时,韧带可能被拉伤或撕裂。常见于跌倒或运动中的意外碰撞。治疗时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并使用冰敷减轻肿胀和疼痛。必要时可佩戴护腕固定。

2、过度使用:长期重复性动作,如打字、举重或打球,可能导致手腕韧带慢性劳损。表现为手腕酸痛、活动受限。建议减少相关活动,注意休息,同时进行温和的拉伸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姿势不当: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手腕过度弯曲或伸展,可能增加韧带负担。常见于办公人群或长时间使用手机者。调整工作姿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设备,定期活动手腕,有助于预防损伤。

4、运动损伤:高强度运动中,如篮球、网球或举重,手腕韧带容易因突然发力或过度伸展而受伤。表现为剧烈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建议在运动前充分热身,使用护具保护手腕,受伤后及时冰敷并就医。

5、慢性劳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重复性工作,手腕韧带可能因持续受力而逐渐损伤。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僵硬和无力。治疗需结合休息、理疗和康复训练,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

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手腕温暖,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鸡蛋和鱼类,促进组织修复。适当进行手腕力量训练,如握力球练习或轻柔的瑜伽动作,增强韧带和肌肉的稳定性。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骨折或其他严重损伤。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红斑 钩虫病 冠心病 青光眼 蛋白血症 尿道上裂 鼻中隔偏曲 肺诺卡菌病 男性乳腺增生 单纯性甲状腺肿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