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72人阅读
乙肝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适用于暴露后紧急阻断和母婴传播阻断。
1、暴露后阻断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与乙肝疫苗联合使用,用于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针具刺伤或黏膜接触后的紧急预防。通过直接中和病毒,降低感染风险。需在暴露后24小时内注射,最迟不超过7天。注射后需监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必要时补种疫苗。
2、母婴阻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需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乙肝疫苗。这种被动-主动联合免疫可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保护率达90%以上。对于高病毒载量孕妇,妊娠晚期可考虑加用抗病毒药物强化阻断效果。
3、免疫功能低下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若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可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病毒再激活。需定期检测抗体滴度,维持保护性水平。对于长期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注射维持免疫保护。
4、意外暴露预防医务人员、警务人员等职业暴露高风险人群可储备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于应急防护。与疫苗联合使用可形成双重保护,特别适用于未完成疫苗接种或疫苗低应答者。需注意注射剂量和时机,确保有效防护。
5、特殊手术防护肝移植手术中,乙肝免疫球蛋白可用于预防移植肝再感染。通常需要大剂量长期使用,配合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毒复制。对于乙肝相关肝病患者进行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前,也可能需要预防性使用。
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注意过敏反应风险。注射后需定期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评估保护效果。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血液暴露,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医务人员操作时应做好标准防护,正确处理医疗废物。若发生高危暴露,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预防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