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57人阅读
经期尿路感染可通过保持清洁、多饮水、热敷缓解、遵医嘱用药、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治疗。经期尿路感染通常与卫生巾更换不及时、免疫力下降、细菌逆行感染、激素水平变化、既往泌尿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
1、保持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1-2次,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口。经期每2-4小时更换卫生巾或卫生棉条,避免经血滞留滋生细菌。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内裤,每日更换并高温消毒。
2、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增加排尿频率有助于冲刷尿道细菌。可适量饮用蔓越莓汁,其含有的原花青素能抑制大肠杆菌黏附尿道黏膜。避免饮用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减少膀胱刺激症状。
3、热敷缓解下腹部热敷可缓解膀胱痉挛引起的疼痛,使用40℃左右热水袋敷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时需避开直接接触皮肤,防止低温烫伤。同时可配合轻柔按摩下腹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遵医嘱用药细菌性尿路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缓释片、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伴有尿痛时可短期使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反复感染者需完善尿培养检查,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5、调整生活习惯经期避免盆浴、游泳等可能引起感染的活动。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合理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适度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月经结束后3天内建议复查尿常规,确认感染是否完全控制。
经期需特别注意会阴部清洁干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用品。饮食上增加酸奶、大蒜等富含益生菌和抗菌成分的食物。若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肾盂肾炎,须立即就医。日常可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降低尿路感染复发概率。建议每年进行妇科和泌尿系统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