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32人阅读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通常是指子宫内膜癌,可能与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过高、肥胖等因素有关。患者可出现异常阴道出血、下腹疼痛、阴道排液等症状。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遗传因素中,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可能增加患病风险。长期雌激素暴露如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替代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生。肥胖患者脂肪组织中的芳香化酶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进而刺激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下腹隐痛或阴道排出脓血性液体。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需根据分期和患者情况制定方案。早期患者可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必要时配合盆腔淋巴结清扫。中晚期患者可能需结合放疗、化疗或激素治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注射液、卡铂注射液、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等。激素治疗可选用醋酸甲羟孕酮片、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等孕激素类药物。
患者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饮食需均衡营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