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26人阅读
青少年网络成瘾可能引发心理行为异常、生理功能紊乱及社会功能损害。网络成瘾的危害主要有情绪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睡眠障碍、社交能力退化、家庭关系恶化等。
1、情绪障碍长期沉迷网络易导致焦虑抑郁情绪,表现为易怒、情绪波动大,部分青少年可能出现自伤倾向。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内容可能加剧攻击性行为,现实中的挫败感又促使他们更依赖虚拟世界,形成恶性循环。家长需观察孩子情绪变化,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2、认知功能下降过度使用网络会损害前额叶皮层发育,导致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青少年可能出现学习成绩骤降、逻辑思维能力减弱,部分患者会出现现实与虚拟混淆的症状。建议通过限制屏幕时间、增加纸质阅读等方式进行干预。
3、睡眠障碍蓝光照射抑制褪黑素分泌,引发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等问题。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身高发育,同时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建立固定作息时间、睡前1小时禁用电子设备是改善关键。
4、社交能力退化虚拟社交取代现实互动,导致共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退化。部分成瘾者会出现社交恐惧,在现实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回避、紧张等行为。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线下集体活动,逐步重建社交信心。
5、家庭关系恶化网络使用冲突成为家庭矛盾主要诱因,亲子沟通减少导致关系疏离。严重时可能出现离家出走、暴力对抗等极端行为。建议通过家庭治疗改善沟通模式,设立合理的网络使用规则。
预防网络成瘾需建立多元化兴趣爱好,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户外活动。家长应以身作则减少电子设备使用,通过共同运动、阅读等活动增进亲子互动。学校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上网习惯。若已出现严重成瘾症状,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结合认知行为治疗与家庭干预进行系统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