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39人阅读
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一个月发烧可能与术后感染、胆管炎、结石残留或胆管狭窄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寒战、腹痛、黄疸等症状,需结合血常规、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术后感染是ERCP术后发热的常见原因。操作过程中器械可能携带细菌进入胆管,或原有感染灶未彻底清除。患者除发热外还可伴有右上腹压痛、白细胞升高。需通过血培养、胆汁培养明确病原体,经验性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胆管炎多因结石未取净或胆汁引流不畅导致。发热常呈弛张热型,伴随皮肤巩膜黄染、陶土样大便。腹部超声或MRCP可发现胆管扩张或残余结石,需行鼻胆管引流解除梗阻,同时静脉滴注注射用美罗培南、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控制感染。反复发作的胆管炎需考虑肝内胆管结石可能。
结石残留或复发可引起胆管梗阻继发感染。ERCP取石不彻底或新形成结石均可导致,表现为间歇性发热伴肝功能异常。CT或超声检查能发现结石影,必要时需二次ERCP取石,或选择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长期结石刺激还可能诱发胆管细胞癌。
胆管狭窄多因术中损伤或瘢痕收缩所致。狭窄段以上胆管扩张易继发感染,出现反复发热、碱性磷酸酶升高。通过ERCP球囊扩张或放置胆道支架可改善引流,严重狭窄需手术切除吻合。合并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相关胆道病变。
术后一个月出现发热应及时复查肝功能、降钙素原等指标,行腹部CT或MRCP评估胆道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记录胆汁引流量与性状。饮食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如清蒸鱼、豆腐等,避免油腻饮食加重胆道负担。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改变等需急诊处理,警惕脓毒血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