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07人阅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能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甲状腺结节、碘摄入过量、垂体病变等原因引起,长期未控制可能导致心律失常、骨质疏松、甲状腺危象等危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通过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遗传因素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存在家族聚集倾向,与HLA-DR3等基因多态性相关。这类患者甲状腺细胞表面抗原易被免疫系统错误识别,诱发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产生。典型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眼球突出,可通过甲巯咪唑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或丙硫氧嘧啶片阻断激素释放。
2、自身免疫异常格雷夫斯病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体内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持续刺激甲状腺。患者常出现心悸、多汗、体重下降,可能伴随胫前黏液性水肿。需检测TRAb抗体确诊,治疗选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症状,严重时需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3、甲状腺结节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于老年患者,自主功能性结节不受促甲状腺激素调控过量分泌激素。超声可见甲状腺内多个边界清晰结节,核素扫描显示热结节。对于直径超过3厘米的结节,建议行放射性碘-131治疗破坏亢进组织。
4、碘摄入过量短期内摄入超过500μg/日的碘可能诱发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见于长期服用胺碘酮或造影剂后。表现为甲状腺无痛性肿大,尿碘检测值异常升高。需立即停用含碘药物,配合泼尼松片减轻炎症反应,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清除过量碘。
5、垂体病变垂体TSH瘤异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TSH水平升高而游离T4增高,MRI可见垂体占位性病变。需采用溴隐亭片抑制TSH分泌,或经蝶窦行垂体瘤切除术,术后需长期监测激素水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保持低碘饮食,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规律监测心率血压变化,每日保证1500毫升饮水量促进代谢。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甲状腺危象前兆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