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99人阅读
伤口消毒通常可以选择酒精或碘伏,具体需根据伤口类型和患者情况决定。酒精适用于完整皮肤表面消毒,碘伏对黏膜和破损皮肤更安全。
酒精消毒液主要成分为乙醇,浓度在百分之七十至七十五时杀菌效果最佳。它能迅速破坏细菌蛋白质结构,对多数常见病原体有杀灭作用。酒精挥发快,不会在皮肤表面残留,适合用于注射前皮肤消毒或完整表皮的小伤口处理。但酒精对破损组织刺激性较强,可能引起明显疼痛并延缓愈合过程。酒精会使蛋白质凝固,可能形成保护层影响深层杀菌效果。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复合物,能持续释放游离碘发挥杀菌作用。它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广谱杀灭效果,且刺激性较小。碘伏可直接用于开放性伤口消毒,不会明显延缓愈合过程。碘伏在皮肤表面形成黄色药膜,可维持较长时间杀菌作用。部分人群可能对碘过敏,使用前需确认无过敏史。碘伏可能污染衣物且不易清洗,使用时需注意防护。
伤口消毒后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污染物。浅表小伤口消毒后可暴露于空气中,较深或面积较大伤口需用无菌敷料覆盖。如伤口出现红肿热痛加剧、渗液增多或发热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处理。日常应注意避免伤口碰水,定期更换敷料。饮食上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