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03人阅读
宝宝尿路感染的症状主要有排尿时哭闹、尿液浑浊、尿频尿急、发热、食欲下降等。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排尿时哭闹宝宝在排尿时出现哭闹可能是尿路感染的早期表现。由于尿道受到细菌感染刺激,排尿时会产生疼痛或灼热感,导致宝宝在排尿时哭闹不安。这种情况可能与尿路黏膜充血水肿有关。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排尿时的反应,若持续哭闹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头孢克洛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
2、尿液浑浊尿液浑浊是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之一。感染会导致尿液中混有白细胞、细菌等物质,使尿液变得浑浊或有异味。家长在更换尿布时应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和性状的变化。这种情况通常与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有关。治疗上可能需要使用呋喃妥因肠溶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
3、尿频尿急尿路感染会引起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宝宝可能出现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但每次尿量减少的情况。这是由于感染导致膀胱黏膜敏感性增加所致。家长需记录宝宝排尿频率,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复方磺胺甲恶唑颗粒等药物治疗。
4、发热部分尿路感染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发热是身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表明感染可能已累及上尿路。家长需定时测量宝宝体温,若持续发热应及时就医。这种情况可能与肾盂肾炎有关。治疗上可能需要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头孢地尼分散片等抗生素。
5、食欲下降尿路感染可能导致宝宝出现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状。感染引起的身体不适会影响宝宝的进食欲望。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的饮食情况,若伴随其他尿路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这种情况通常与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治疗上可能需要使用头孢丙烯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
家长应注意保持宝宝会阴部清洁,勤换尿布,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适当增加宝宝饮水量有助于冲洗尿道。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母乳喂养,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避免让宝宝长时间穿着湿尿布,每次排便后应从前往后擦拭会阴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带宝宝到儿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