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血管外科 > 血管瘤

我女儿25天了,出生时胳膊上就有些紫,我通过了解,这大概是血管瘤,从左胳膊上臂,有一片是鲜红色的,形状是斑点,多的地方连成一块,请问是属于那种血管瘤,能否自己消退,如果能消退,要到多大,如果需要治疗,用那种治疗方法比较好,多大治疗比较好。谢谢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白血病前兆低烧大概是在多少度左右?

白血病前兆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7.3-38摄氏度之间。白血病早期可能因免疫功能异常或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导致低热,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白血病患者出现低烧时,体温多维持在37.3-38摄氏度,这种发热通常呈现间歇性或持续性,可能伴随夜间盗汗、乏力等症状。低烧的发生与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感染风险增加或炎症因子释放有关。部分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瘀斑等造血系统异常表现。若低烧持续1-2周不缓解,或伴有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需警惕血液系统疾病。

建议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发热规律,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饮食卫生以降低感染风险,注意休息并避免剧烈运动。若低烧合并牙龈出血、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到血液科就诊,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右胳膊血压比左胳膊高怎么办好?

右胳膊血压比左胳膊高可通过调整姿势、重复测量、排查血管病变、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等方式处理。右臂血压偏高可能与测量误差、动脉硬化、锁骨下动脉狭窄、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等因素有关。

1、调整姿势

测量时手臂未与心脏平齐可能导致血压读数差异。建议坐姿放松,双肘支撑于桌面,袖带捆绑松紧适宜,避免衣袖过紧或手臂悬空。重复测量需间隔1-2分钟,同一手臂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可减少误差。

2、重复测量

首次发现双上肢血压差超过10毫米汞柱时,应间隔5分钟换手复测。动态血压监测可记录24小时双侧血压波动,排除短暂性体位或情绪影响。家庭自测建议选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3、排查血管病变

持续存在的显著血压差可能与锁骨下动脉狭窄有关,表现为患侧脉搏减弱、活动后加重。血管超声或CT血管成像可明确诊断。主动脉缩窄也可导致上肢高血压,常伴随下肢血压降低和股动脉搏动减弱。

4、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将双上肢血压差控制在15毫米汞柱内。糖尿病患者应监测血糖,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延缓动脉硬化。吸烟者需戒烟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5、定期监测

健康人群每年测量双侧血压,高血压患者每3个月复查。记录双上肢血压差值变化趋势,超过20毫米汞柱需排查大血管疾病。居家监测建议晨起空腹、服药前测量,避免运动或咖啡因干扰。

日常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增加芹菜、菠菜等富含钾的蔬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力量训练。睡眠时避免压迫测量侧手臂,枕头高度适宜。若伴随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或双上肢血压差持续超过20毫米汞柱,需及时心血管内科就诊。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左胳膊血压比右边高?

左胳膊血压比右边高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血管病变有关。血压测量差异通常由测量误差、动脉硬化、锁骨下动脉狭窄等因素引起,建议就医排查血管异常。

人体左右上肢血压存在轻微差异属于常见现象,通常右侧血压比左侧高5-10毫米汞柱,这与右锁骨下动脉解剖位置更靠近主动脉有关。但若左侧血压持续高于右侧超过15毫米汞柱,需警惕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血管病变。日常测量时应选择血压较高一侧作为监测基准,避免袖带过紧或手臂位置不当造成的误差。血管超声检查能明确是否存在动脉狭窄或斑块形成,尤其吸烟、糖尿病患者更应定期筛查。

少数情况下,主动脉夹层、大动脉炎等疾病会导致显著血压差,这类患者往往伴随上肢无力、脉搏不对称等表现。先天性血管畸形或胸部肿瘤压迫也可能造成单侧血压升高,需通过CT血管造影确诊。长期血压不对称可能影响脑部供血,增加卒中风险,高血压患者出现该现象时应调整降压方案。

建议选择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双脚平放,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记录双上肢血压差值变化趋势,避免在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测量。日常注意控制盐分摄入,规律监测血压,若两侧收缩压差值持续超过20毫米汞柱或伴随头晕症状,需尽早就诊血管外科。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儿童紫癜性肾炎引起的皮疹何时消退?

儿童紫癜性肾炎引起的皮疹通常在1-4周内逐渐消退,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及个体差异有关。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并发症,皮疹消退需伴随原发病控制。

皮疹较轻且未合并严重肾损伤时,多数患儿在1-2周内皮疹颜色变淡、范围缩小。此时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同时需限制剧烈运动,卧床休息有助于减轻皮肤毛细血管压力。饮食上应避免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以增强血管韧性。

若皮疹范围广泛或伴随明显血尿、蛋白尿等肾脏损害表现,消退时间可能延长至3-4周。此类患儿需严格监测尿量及尿液性状,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部分患儿可能需联合应用双嘧达莫片改善微循环,或雷公藤多苷片调节免疫。皮肤护理需加强,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但禁止使用含酒精的刺激性擦剂。

建议家长每日记录皮疹变化情况,包括颜色、范围、新发疹数量等。若皮疹持续超过4周不消退,或出现皮肤破溃、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需立即复诊。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即使皮疹消退后仍需随访6个月以上,防止肾脏病变进展。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关节肿痛、腹痛等过敏性紫癜其他系统症状,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变化。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下巴无缘无故一团淤紫怎么办?

下巴无缘无故出现一团淤紫可能与外伤、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异常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淤紫通常由皮下出血导致,轻微磕碰或睡觉姿势不当可能造成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形成淤血。初期可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10分钟,减少出血和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淤血消散。若伴随疼痛或持续扩大,需考虑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K缺乏等,或血管病变如过敏性紫癜。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局部喷涂,或口服血府逐瘀胶囊改善微循环。严重者需排查血友病等遗传性疾病,必要时输注凝血因子。

日常避免用力揉搓淤紫部位,减少辛辣刺激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有助于血管修复。若淤紫反复出现或伴随牙龈出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凝血功能。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热门标签

青光眼 高脂血症 结核性脓胸 三叉神经痛 副球孢子菌病 基质性角膜炎 急性细支气管炎 柯萨奇病毒感染 女性假两性畸形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