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82人阅读
血压高与肾脏有密切关系,肾脏疾病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也会损害肾脏功能。
肾脏通过调节水钠平衡和分泌肾素等激素参与血压调控。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等肾脏疾病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引起继发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常表现为难治性,可能伴随蛋白尿、血尿等肾脏损伤表现。治疗需针对原发肾脏疾病,常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等药物,同时控制蛋白摄入。
原发性高血压长期未控制可造成肾小球内高压,导致肾小球硬化。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逐渐进展为肾功能不全。这类患者需严格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优先选择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同时需要限制钠盐摄入,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
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适量饮水。出现夜尿增多、泡沫尿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控制血压的同时需监测血钾和肌酐水平,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药物剂量。